2019.06.04

今日份快乐

1.JavaScript 中 null 和 undefined 的区别?

1
2
typeof(null)//"object"
typeof(undefined)//"undefined"

以下参考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ly0612/p/6696982.html

null:Null类型,代表“空值”,代表一个空对象指针,使用typeof运算得到 “object”,可以认为它是一个特殊的对象值。
undefined:Undefined类型,当声明了一个变量未初始化时,得到的就是undefined。

null是javascript的关键字,可以认为是对象类型,它是一个空对象指针,和其它语言一样都是代表“空值”,不过 undefined 却是javascript才有的。undefined是在ECMAScript第三版引入的,为了区分空指针对象和未初始化的变量,它是一个预定义的全局变量。没有返回值的函数返回为undefined,没有实参的形参也是undefined。

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: 在使用var声明变量但未对其加以初始化时,这个变量的值就是undefined。 null值则是表示空对象指针。

我的理解就是: undefined是访问一个未初始化的变量时返回的值,而null是访问一个尚未存在的对象时所返回的值。因此,可以把undefined看作是空的变量,而null看作是空的对象。
在定义一个想保存对象的变量时,就可以让该变量先保存null值,这样既能体现null是一个空指针对象,也能更好的区分null和undefined。

2.event loop

其实之前就对这件js是单线程的有疑惑,因为是单线程的但是又为什么会有异步同步事件。今天通过别人的告知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。就是这个关键词event loop。好像之前看文章的时候有看到这个关键词,但是好像当时内容没有吸引我看下去,就耽搁了哭唧唧。还有就是下面这篇文真的是太厉害了,简单易懂,又把其中的道理我觉得是说明白了。

以下参考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37994177
event loop 即事件循环。首先先进入正题哈哈哈

想要了解event loop我们就要从js的工作原理说起。首先,大家都知道js是单线程的。所谓单线程就是进程中只有一个线程在运行。那么,js为什么是单线程而不是做成多线程的呢?个人理解,js是用来实现浏览器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的。如果同时要处理用户点击,用户输入,用户关闭等操作,浏览器无法知道这个时间我到底应该做什么。所以js是从上至下按顺序运行下去的。这里谈及到两个名词,线程和进程。简单介绍:进程,可以理解为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体。例如,在手机中打开一个app,打开了一个后台进程。那么,线程又是什么呢?线程是程序执行流的最小单位,也叫轻量级的进程。是程序执行的过程中,一个单一的顺序控制流程。一个进程中,包含很多的线程。单线程,程序执行的过程中,所走的程序路径按照连续的顺序排下来。前面的必须处理好,后面的才会执行。
按照单线程的思想,顺序执行我们的代码,那么,如果我们的js中间向后台发送一个ajax请求,就要等到请求等到结果后才会继续向下执行。如果请求耗时10秒,页面就要停在这里10秒。这样的用户体验很不好。。。因此,就有了同步任务、异步任务的区别。所谓异步任务,就好比我们在烧水的同时看书,等到水烧好了,再用烧好的水煮面。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异步操作。异步可以提高处理事件的效率。异步任务就可以解决单线程按照顺序依次执行,不可以同时进行多个任务的问题。
同步任务和异步任务在js中是如何执行的呢?js的代码运行会形成一个主线程和一个任务队列。主线程会从上到下一步步执行我们的js代码,形成一个执行栈。同步任务就会被放到这个执行栈中依次执行。而异步任务被放入到任务队列中执行,执行完就会在任务队列中打一个标记,形成一个对应的事件。当执行栈中的任务全部运行完毕,js会去提取并执行任务队列中的事件。这个过程是循环进行的,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要了解的event loop。
这里简单粗暴的理解一下异步任务,什么样的任务会被放到任务队列中呢?简单理解,有callback函数的就可以被看做是异步任务,会被放到任务队列中执行。大家可能在使用vue的时候用到过$nextTick方法,这个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事件直接插入到执行栈的最后,而不是放入到任务队列中去执行。这个执行流程就变成了执行栈的任务——>$nextTick——>任务队列。
我们回过头再来看一下最开始提到的问题。console.log(1)和console.log(4)在主线程的执行栈中执行完,此时,执行栈被清空,js开始执行任务队列中的两个setTimeOut事件。先执行延迟时间设置为0秒的setTimeOut打印出3,再执行1秒的setTimeOut事件,打印出2。最后的输出结果就是1、4、3、2

因为js的event loop机制,所以大家不要认为setTimeOut设置的事件到了延迟时间就是被执行。如果你的执行栈任务没有被全部执行完,清空。setTimeOut事件执行的时间很有可能是要大于你设置的延时参数。
随着ES6的广泛应用。同样解决异步问题的Promise对象,可以通过它的链式写法,达到写同步代码的手法实现异步任务的效果。那么,Promise和setTimeout在事件队列里是否一样呢?

这里就要引入两个新名词,microtask、macrotask。即宏任务和微任务。
宏任务:需要多次事件循环才能执行完,事件队列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是一个宏任务。浏览器为了能够使得js内部宏任务与DOM任务有序的执行,会在一个宏任务执行结束后,在下一个宏执行开始前,对页面进行重新渲染 (task->渲染->task->…)鼠标点击会触发一个事件回调,需要执行一个宏任务,然后解析HTML。setTimeout的作用是等待给定的时间后为它的回调产生一个新的宏任务。
微任务:微任务是一次性执行完的。微任务通常来说是需要在当前task执行结束后立即执行的任务,例如对一些动作做出反馈或者异步执行任务又不需要分配一个新的task,这样便可以提高一些性能。只要执行栈中没有其他的js代码正在执行了,而且每个宏任务都执行完了,微任务队列会立即执行。如果在微任务执行期间微任务队列加入了新的微任务,会将新的微任务加入队列尾部,之后也会被执行。简单理解,宏任务在下一轮事件循环执行,微任务在本轮事件循环的所有任务结束后执行。
宏任务主要包括了:setTimeout、setInterval、setImmediate、I/O、各种事件(比如鼠标单击事件)的回调函数
优先级:主代码块 > setImmediate > MessageChannel > setTimeout / setInterval
微任务主要包括了:process.nextTick、Promise、MutationObserver
优先级:process.nextTick > Promise > MutationObserver
宏任务,微任务可参考:http://note.youdao.com/noteshare?id=6bdfda7e31dbc0635a24f378525207f4

3.display:none;visibility:hidden;的区别

display: none; //不占据空间,无法点击
visibility: hidden; //占据空间,无法点击
1.空间占据
2.回流与渲染
3.株连性
display:none隐藏产生reflow和repaint(回流与重绘),而visibility:hidden没有这个影响前端性能的问题;第三点估计是不少同行不知道的,就是“株连性”方面的差异。
所谓“株连性”,就是如果祖先元素遭遇某祸害,则其子子孙孙无一例外也要遭殃。display:none就是“株连性”明显的声明:一旦父节点元素应用了display:none,父节点及其子孙节点元素全部不可见,而且无论其子孙元素如何不屈地挣扎都无济于事。
在实际的web应用中,我们要经常实现一些显示隐藏的功能,由于display:none本身特性以及jQuery潜在的驱动,使得我们对display:none这种隐藏特性相当熟知。因此,久而久之会形成比较牢固的情感化认识,并无法避免地将这种认识迁移到其他类似表现属性(eg. visibility)的认识上,再加上一些常规经验……
举例来说吧,通常情况下,我们给一个父元素应用visibility:hidden,则其子孙后代也都会全部不可见。于是,我们就会有类似的认识迁移:应用了visibility:hidden声明下的子孙元素如何不屈地挣扎都摆脱不了不可见被抹杀的命运。而实际上却存在隐藏“失效”的情况。
何时隐藏“失效”?很简单,如果子孙元素应用了visibility:visible,那么这个子孙元素又会刘谦般地显现出来。
对比总结:
display:none是个相当惨无人道的声明,子孙后代全部搞死(株连性),而且连块安葬的地方都不留(不留空间),导致全体民众哗然(渲染与回流)。
visibility:hidden则具有人道主义关怀,虽然不得已搞死子孙,但是子孙可以通过一定手段避免(伪株连性),而且死后全尸,墓地俱全(占据空间),国内民众比较淡然(无渲染与回流)。
参考:https://www.jb51.net/web/73987.html

4.v-show和v-if的区别

v-show 仅仅控制元素的显示方式,将 display 属性在 block 和 none 来回切换;而v-if会控制这个 DOM 节点的存在与否。当我们需要经常切换某个元素的显示/隐藏时,使用v-show会更加节省性能上的开销;当只需要一次显示或隐藏时,使用v-if更加合理。

5.v-show怎么显示和隐藏元素

display:block;display:none; 来回切换

6.1px的线怎么画

设置高度为1

1
2
3
4
.line{
width: 230px;
height: 1px;
}

7.如何优化SPA应用的首屏加载速度慢的问题?

1.将公用的JS库通过script标签外部引入,减小app.bundel的大小,让浏览器并行下载资源文件,提高下载速度;
2.在配置路由时,页面和组件使用懒加载的方式引入,进一步缩小 app.bundel 的体积,在调用某个组件时再加载对应的js文件;
3.加一个首屏 loading 图,提升用户体验

8.路由守卫

在router文件的index.js文件里定义router.beforeEach()函数

9.HTTP中Get、Post的区别

区别一:GET重点从服务器上获取资源,POST重点向服务器发送数据.
区别二:get传输数据是通过URL请求,置于URL后,并用”?”连接,多个请求数据间用”&”连接.post传输数据通过Http的post机制,将字段与对应值封存在请求实体中发送给服务器,这个过程对用户是不可见的;
区别三:Get传输的数据量小,因为受URL长度限制,但效率较高;Post可以传输大量数据,所以上传文件时只能用Post方式;
区别四:get是不安全的,因为URL是可见的,可能会泄露私密信息,如密码等;post较get安全性较高;
区别五:get方式只能支持ASCII字符,向服务器传的中文字符可能会乱码。post支持标准字符集,可以正确传递中文字符。

10.==和===的区别